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6:03 点击次数:55
国民党主席选举正进入关键阶段,竞争愈发激烈。近期,郝龙斌在民调中表现突出,曾有传言称他获得前党主席洪秀柱的支持,然而这一消息很快被洪秀柱本人否认,明确表示她并未支持任何候选人。此番澄清让郝龙斌阵营陷入困境,选情也变得更加复杂。
9月27日,国民党举行了第二场政策辩论,五位候选人——郝龙斌、郑丽文、罗智强、张亚中和蔡志弘同台辩论。此前,关于“洪郝结盟”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传言称郝龙斌的团队已经在筹备胜选的宣言。出乎意料的是,洪秀柱公开发声,重申自己从未支持任何特定候选人,并呼吁党内应聚焦理念上的讨论,而非陷入流言的困扰。
郝龙斌本打算借此辩论扭转局势,但现场的表现却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。在谈及地方势力时,他不断提到“云林张家、彰化谢家对党的贡献”,但在面对“世代交替”的提问时,他坚决否定改革的必要性,主张“跨世代合作才是正途”,这表明他依然倾向于维护现有的党内结构。更让人注意的是,他在两岸议题上的表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曾用的“和陆”变成了“和中”,试图在两岸立场上寻求平衡,结果却显得模糊不清,缺乏一致性。
展开剩余77%在辩论过程中,郝龙斌还提到一项民调数据,宣称自己在支持度上领先其他候选人,但台下有观众质疑,之前的同一份调查显示他曾落后于郑丽文,为什么只引用对自己有利的数据?这一反问令郝龙斌显得有些尴尬,场面一度陷入冷场。辩论结束后,公布的即时民调显示郝龙斌仅获得6%的支持率,排在所有候选人最后。这一结果不仅让郝龙斌个人形象受损,也让原本支持他的地方要角纷纷保持沉默,不再高调站台。
与郝龙斌的困境相比,郑丽文的表现却成为了焦点。在两岸关系的问答中,郑丽文毫不避讳,直言“我就是中国人”,并坚定地支持“九二共识”。她回忆起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关系带来的经济繁荣,坦率的发言赢得了现场深蓝党员的热烈掌声。郑丽文巧妙地避免了与郝龙斌关于派系的争论,而是呼吁选举过程应公开透明,回应了连胜文提出的“全面辩论机制”,为她争取了更多支持。
郑丽文坚定的立场,尤其是对“九二共识”的坚持,迎合了国民党内统派群体的核心期待。而郝龙斌在两岸政策上的摇摆不定,已经引起了党内军系背景党员的强烈不满。洪秀柱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关注,并非仅因为她曾担任过党主席,更因为她长期坚持明确的统一路线。早在2015年,洪秀柱就提出了基于“九二共识”的“一中同表”构想,意图推动两岸和平统一。虽然当时党内部分力量认为这一构想过于激进,最终将她从总统候选人名单中撤换,但这也让她与郝龙斌在路线上的分歧逐渐显现。
洪秀柱公开表态“不支持任何候选人”,实际上是在划清界限:想争取统派支持的候选人,必须明确坚持“九二共识”和国家统一的立场。邱毅曾在政论节目中坚称“洪秀柱已经决定支持郝龙斌”,并绘制所谓的“权力脉络图”,认为郝龙斌具有整合地方派系的能力,因此获得洪秀柱的青睐。然而,洪秀柱的澄清让这一说法彻底崩塌,邱毅的失误也成为了舆论的笑柄。此次事件暴露出他对国民党内部局势变化的忽视。
目前,国民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党内路线的严重分歧。有些人主张“亲美亲中”,力图左右逢源;有些人则主张“拒统不独”,但缺乏具体的操作路径;而郝龙斌虽然口头支持“九二共识”,但在实际政策上却逐渐接近民进党立场,这种模糊态度使得外界对国民党的定位越来越混乱。
根据《联合报》最新的民调,超过六成的民众希望两岸恢复交流,但国民党至今没有提出具有说服力的政策。外部压力也在不断增大,尤其是美国的政治干预,要求台湾各政党明确表态“亲美抗中”,而大陆则持续推进统一叙事,强调台湾政界必须明确政治定位。国民党若继续采取模糊不清的策略,将面临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的风险。
郝龙斌原本依赖赵少康的政治影响力以及地方大佬的支持,认为能够稳操胜券,然而一场辩论、一则声明,便让这些优势消失殆尽。郑丽文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,她通过深入基层、走访座谈,积累了口碑,赢得了选民的信任。
目前距离投票日还有一段时间,尽管张亚中的民调支持度较低,但他始终坚持鲜明的统派立场,吸引了不少理念一致的支持者;罗智强则凭借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,在年轻党员中拥有相当的号召力。然而,无论最终谁能当选,一个事实已经明确:国民党若想重新崛起,必须放弃过时的运作模式,找回“九二共识”这一立党根基,才能获得选民的信任和支持。
洪秀柱的公开表态与辩论后的民意反馈发出了明确的信号:只有回归“九二共识”,明确宣示“两岸同属一中”,国民党才可能重建公众信任。而选民所选择的,不仅是下一任党主席,更是国民党的未来方向——是在混乱和内耗中沉沦,还是在清晰和坚定中寻找出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